首页

中国女王踩阳

时间:2025-05-26 01:13:01 作者:中国经济靠什么“顶住了压力”? 浏览量:50670

  经济随笔丨中国经济靠什么“顶住了压力”?

  近日,4月份主要经济指标公布。有一个细节:各方面谈今年以来的经济形势,不约而同地说到——中国经济“顶住了压力”。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说,4月份,面对外部冲击影响加大、内部困难挑战叠加的复杂局面,“国民经济顶住压力稳定增长”。国家发展改革委新闻发言人李超说,面对严峻复杂的外部环境,“消费投资稳定增长、出口顶住巨大的外部压力保持增长”,中国经济运行“展现出强大的抗压能力和内生动力”。

  有压力,是寻常事。如此强调“顶住压力”,又不寻常。

  今年以来的中国经济,顶住了哪些压力?靠什么顶住了压力?顶住压力意味着什么?怎么继续顶住压力?如何把压力变为动力?——压力是测试题,检验着中国经济的韧性。

  巨大的压力首先来自外部。这4个月,国际环境的急剧变化,有目共睹。很多分析者曾认为,到3、4月份,中美贸易遭受的冲击,就会体现在经济数据里。然而,我国货物进出口依然保持了持续增长,4月份同比增长5.6%,1—4月份同比增长2.4%。

  外贸稳住,殊为不易。靠什么?

  一靠多元化。尽管对美贸易出现下滑,但对东盟、韩国、日本、中亚五国出口快速增长,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进出口加快。这边不亮那边亮,一边不亮多边亮。

  二靠及时应变。特别是民营外贸企业,看数据,增长在加快;看过程,应变是常态。供应链出现波动时,拼的是调整能力。历经几十年风雨,中国外贸企业是应变的“老把式”。

  三靠坚实基础。我国产业体系完整,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重要地位。遇到变数大的外部冲击时,腾挪的空间大,抗压的韧性强。“压舱石”分量重,大风大浪里的船,才稳得住。

  中国经济的“外”与“内”,从来辩证统一。“统筹国内经济工作和国际经贸斗争”,4月25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关键要求。外贸能顶住压力、稳住局面,不只是靠涉“外”的努力,更根本的,还是靠“内”功。

  国内需求不足也是一种压力。压力,正在被转化成拓展内需空间的动力。多方努力中,特别要说说“两重”与“两新”,一个分量重,一个新意足。

  “两重”——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从去年春天起步。“两重”聚焦发展急需、常规手段解决不了、多年想办而未能办、需要中央层面推动的大事要事。去年,7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支持了1465个“两重”项目,今年刚4个多月,资金已安排了近5000亿元。

  钱投下去,项目建起来,“扩内需、稳增长、惠民生”,作用已显现。沿长江交通基础设施、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高标准农田建设、城市地下管网、“三北”工程等,既体现国家意志,也增进民生福祉。干一件,成一件,体现着顶住外部压力,“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

  “两新”——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今年继续加力扩围,焕发了消费活力,也拉动了投资增长。广大消费者“用脚投票”,参与度很高。到“五一”长假结束时,全国汽车以旧换新补贴申请量突破300万份,12类家电以旧换新产品卖出了5500万台,手机等数码产品卖出了4100万件,1.2亿人次的消费者享受了以旧换新补贴。

  “1.2亿人次”,对于扩内需来说,这是个了不起的数字。

  中国经济,像个很有劲儿的弹簧。压力越大,弹起得越有力。今年以来,与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相关的经济数据,普遍向好。这为继续顶住压力、始终在风浪中“办好自己的事”,提供着持续输出的新动能。

  中国经济靠什么“顶住了压力”?党的领导,制度优势,超大规模市场,亿万人民创造,这是根本。

  前4个月“顶住了压力”,并不意味着可以松口气了。困难与挑战,仍然摆在面前。复杂严峻的形势,还将长期存在。

  顶住压力,从来是中国经济参与者的必修课。

  顶住压力,没有一劳永逸的“一招鲜”,得守正创新,不断拿出管用的好办法。

  顶住压力,不是被动死扛,而是主动向新向前。

  (文丨总台特约评论员 杨禹)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国家开发银行原副行长周清玉一审获刑15年

近年来,云南打造了迪庆端午赛马节、德钦格萨尔射箭节、普洱“陀王”争霸赛等系列民族体育赛事品牌,基本形成了民族地区“一州(市)一品牌”的民族体育赛事活动体系。实施“七彩云南全民健身工程”,全省8个沿边州(市)的3824个自然村实现体育健身设施全覆盖,让各族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参与体育活动。2024年6月,在全国率先制定《体育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意见》,推动民族传统体育事业走上蓬勃发展轨道,促进各民族体育文化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完)

中方:西藏事务是中国内政,不容任何外部势力干涉

此次文博文创展区通过类型丰富、主题多样的博物馆文创新品,为观众展现北京文博文创发展的新思路、新创意和新探索,展销两旺,别具特色,广受好评。其中,首都博物馆的中轴线定制拉花拿铁、北京白塔寺管理处的“金城玉塔”冰箱贴及徽章、北京考古遗址博物馆的“北京建都870周年纪念章”、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的“tomtoc”联名系列、北京天文馆的“星座扑克”等各式文创新品,在“跨界”与“破圈”中,令文物以新姿态走进大众视野。

曹文轩:阅读是最甜蜜的事情

奥苏说:“在桂林艺术节上,我拍摄我喜爱的事物,并通过社交平台分享给受众,我的观众大多数未曾来过中国,他们表示,因为我的分享看到了一个绚烂多彩、充满魅力的中国。”

部长通道丨金壮龙:擦亮专精特新企业金字招牌

此次展览设在杭博南馆临展厅,共分为“荣耀的日子”“那年江畔”“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到杭州的第一站”“时代在召唤”“在希望的田野上”“快来看‘明珠’”“梦想天堂”“I LOVE Hangzhou”“乘‘数’而上”十个单元,分别对应杭州城市发展的各个层面,希冀通过一种连续性叙事,层层深入,构筑起新时代的杭州故事、中国精神。

冠军中国·青春接力|《流浪地球》中的地下城要怎么建?

新的征程,号角嘹亮;新的出发,步履坚定。让我们昂扬奋发、阔步前行,汇聚起建设教育强国的磅礴力量,加快把习近平总书记擘画的宏伟蓝图转化为建设教育强国的生动实践,厚植人民幸福之本,夯实国家富强之基。(人民网记者李昉、赵晨)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
链接文字